6月23日,川甘两省“头雁”学员交流会在成都温江举行。作为国家“头雁”项目重点培育高校,四川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业科教优势,为两省200余名“头雁”学员搭建了经验共享、产业对接的高端平台。
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世义重点介绍了学校创新构建的“五个一”帮扶体系。该体系通过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设立片区联络站等特色机制,形成了“头雁领航、强雁带动、雏雁成长”的培育模式,培育实效显著提升。目前,川农大培育的“头雁”学员已引领形成川茶、柑橘等特色产业“雁阵集群”,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激活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体系。
在经验互鉴环节,甘肃省康县家乡农养殖家庭农场崔玉磊、四川省江油市凤姐家庭农场刘小凤等“头雁”学员代表,以及来自临洮县、积石山县、江安县的产业带头人,集中展示了在特色种养循环、合作社规范化运营、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与会专家点评指出,四川在农旅融合、品牌营销领域经验丰富,甘肃在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优势显著,建议构建“产业互补、技术互通、市场互联”合作机制,推动甘川牛羊、马铃薯与川茶、柑橘等产业链深度联动。
四川省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孔建雄强调,四川农大探索的“科技赋能+人才驱动+资本助力”模式成效显著,有效带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三级调研员徐向菲表示,将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等举措,推动两省“头雁”培育成果落地转化。
本次交流会将有效构建川甘农业人才跨区域合作平台,为探索西部农业协同发展新路径提供实践样本。四川农大将依托科研教学优势,推动两省学员经验转化与项目对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注入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