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 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 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10组织、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学校以信息学科、大气学科和经管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 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 融合发展。现有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ESI全球前1%学 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信息、大气、经 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 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校秉承"考生为本、开拓创新、规 范管理、全力助学"的自考办学理念,构建助学、考务考籍、考生管理等全员全程全域 的服务体系。近几年,学校多次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奖"等奖项。
2020年11月和2023年1月,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招考委)正式下发文件 (川招考委〔2020〕64号)和(川招考委〔2023〕3号),批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展自 学考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成果转化试点工作。考生考取《人力资源专 业能力水平证书》和《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可申请抵免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专业5科(3科统考+2科省考)课程。
招生对象及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 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2014修订)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专科毕业生和在校专科(高职)学生均可注册报考,在申请本科毕业前,须取得具有 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
报名时间及资料
◆ 报名时间:全年接受考生咨询、报名,根据报名时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新生注册。
◆注册时间:春季4-5月;秋季9-10月(截止时间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要求进行调整)。
◆报名资料:需提供蓝底电子版免冠彩照,图像像素为640×480(高×宽),图像大小为 20KB-40KB, 图像格式为jpg。 该照片将作为考生准考证和毕业证书使用照片, 一经确认 不得更改,请考生严格按要求上传本人照片。
报名及缴费
◆方式一:浏览器输入网址: https://zkypt . cu it . edu . cn/dlzc/login进行报名及缴费。
◆方式二: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及缴费。
◆注意:
考生须完成个人信息录入、电子照片上传等步骤,请勿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报名,由此导致的报名失败等一切后 果均由考生承担。
考生应通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管理平台"直接向学校缴纳助学费。助学费按两年收取,分学年缴纳。学校严禁 任何机构或个人代收代缴助学费,考生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管理及助学
考生缴纳助学费并经审查通过后,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 一 向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报送数据, 注册考籍。报读我校自学考试的考生,主要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提供网络助学、题库等相关服 务,各校外教学点负责考生管理、具体考务组织等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助学相关服务。主要特点 及优势:
1. 网络助学
◆学习时间: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可随时学习,反复练习。
◆学习方式:手机/电脑/平板均可学习。
注:因专业规范调整,部分新课程正逐步建设完善。
2. 考前辅导
◆考前组织集中答疑和模拟测试,提高考生学习质量,加强考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免 责 申 明
1.考生对本人提供的各项信息和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和后果,学校 仅负责收集整理考生提交的材料。考生提供的材料如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为不合格,学校将撤销 考生入学及相应资格,注销考籍,所交费用 一 律不予退还。
2.考生需做到诚信参考,如有违规违法行为,相关责任自负。
3."1+X" 证书方负责证书相关收费标准解释、证书考试组织及成绩评定等证书相关事宜。
专业设置(学制2年)
层次 | 专业 | 学习形式 | 收 费 标 准 ( 元 / 年 / 生 | 推荐星级 |
本科 | 社会工作 | 业余 | 3700 | ★★★★★ |
人力资源管理 | 3700 | ★★★★★ | ||
汉语国际教育 | 3700 | ★★★★★ | ||
视觉传达设计 | 4000 | ★★★★★ | ||
电子商务 | 3700 | ★★★★ | ||
工程管理 | 3700 | ★★★★ | ||
机械电子工程 | 3700 | ★★★★ | ||
旅游管理 | 3700 | ★★★★ | ||
汉语言文学 | 3700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700 | ★★★ | ||
市场营销 | 3700 | ★★★ | ||
物流管理 | 3700 | ★★ | ||
电子信息工程 | 3700 | ★ | ||
会计学 | 3700 | ★ | ||
专科 | 社会工作 | 业余 | 3700 | ★★★★★ |
人力资源管理 | 3700 | ★★★★★ | ||
旅游管理 | 3700 | ★★★★★ | ||
动漫设计 | 4000 | ★★★★★ | ||
建设工程管理 | 3700 | ★★★★ | ||
学前教育 | 3700 | ★★★ | ||
市场营销 | 3700 | ★★★ | ||
工程造价 | 3700 | ★★★ | ||
大数据技术 | 3700 | ★★ |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3700 | ★ | ||
数控技术 | 3700 | ★ |
其它费用:
1.课程考试费:35元/科·次。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费:450元/生(仅本科)。
3.毕业生审定费:30元/人。
4."1+X" 等级证书费用:按照1+X证书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5.教材可按需自愿购买。
1 + X 双证书介绍
备注:社会工作(专/本科)、人力资 源管理(专/本科)专业均可报考1+X双证 书项目。
学历证书+能力证书 → 一考双证学分互认模式
学历证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专、本科学历证书
能力证书:
社会工作专业--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认证社区 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认证人力资源专业能力水平证书
1+X课程设置及抵免
社会工作(专科)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00071 | 社会保障概论 | 5 | 4月/10月 | 统考 |
2 | 00266 | 社会心理学(一) | 4 | 10月 | 统考 |
3 | 03508 | 劳动与就业 | 6 | 4月 | 统考 |
4 | 03578 | 人口与环境 | 6 | 10月 | 统考 |
5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4月/10月 | 计算机一级抵免 |
6 | 00272 | 社会工作概论 | 5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7 | 00273 | 社会工作实务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8 | 00274 | 社会政策与法规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9 | 00034 | 社会学概论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10 | 03350 | 社会研究方法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1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7月/1月 | 省考 |
12 | 1265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7月/1月 | 省考 |
13 | 04729 | 大学语文 | 4 | 7月/1月 | 省考 |
14 | 00012 | 英 语 ( 一 ) | 7 | 7月/1月 | 省考 |
15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7 月 | 省考 |
合计 | 73学分 |
社会工作(本科)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00282 | 个案社会工作 | 4 | 4月/10月 | 统考 |
2 | 00284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 4 | 4月/10月 | 统考 |
3 | 00279 | 团体社会工作 | 4 | 4月/10月 | 统考 |
4 | 00015 | 英语(二) | 14 | 4月/10月 | 省考课程抵免 |
5 | 00281 | 社区社会工作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6 | 00283 | 社会行政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7 | 00285 | 中国福利思想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8 | 00278 | 社会统计学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9 | 00286 | 福利经济学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10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7月/1月 | 省考 |
11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7月/1月 | 省考 |
12 | 00280 | 西方社会学理论 | 6 | 7 月 | 省考 |
13 | 00287 | 发展社会学 | 4 | 1 月 | 省考 |
14 | 00309 | 经济社会学 | 6 | 1 月 | 免考英语(二)考生 |
15 | 00313 | 城市社会学(二) | 6 | 1 月 | |
16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10 |
|
|
合计 | 74学分 |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00043 |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 4 | 4月/10月 | 统考(过程性考核) |
2 | 00166 |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 6 | 4月/10月 | 统考 |
3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 | 4月/10月 | 算机一级证书抵免 |
4 | 00165 | 劳动就业概论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5 | 00163 | 管理心理学 | 5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6 | 00164 | 劳动经济学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7 | 00147 | 人力资源管理(一)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8 | 00167 | 劳动法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9 | 00009 |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 6 | 1 月 | 省考 |
10 | 00065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 6 | 7 月 | 省考 |
11 | 00071 | 社会保障概论 | 5 | 7 月 | 省考 |
12 | 00144 | 企业管理概论 | 5 | 7 月 | 省考 |
13 |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7月/1月 | 省考 |
14 | 1265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7月/1月 | 省考 |
15 | 02126 | 应用文写作 | 5 | 1 月 | 省考 |
合计 | 74学分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4月/10月 | 统考(过程性考核) |
2 | 06088 | 管理思想史 | 9 | 4月/10月 | 统考 |
3 | 06090 |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 6 | 4月/10月 | 统考 |
4 | 00015 | 英语(二) | 14 | 4月/10月 | 省考课程抵免 |
5 | 06089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6 | 06093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7 | 00054 | 管理学原理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8 | 06091 | 薪酬管理 | 6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9 | 06092 | 工作分析 | 4 | 3月/9月转免考 | 职业证书抵免 |
10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4 | 7月/1月 | 省考 |
11 | 00889 | 经济学(二) | 5 | 7 月 | 省考 |
12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7月/1月 | 省考 |
13 | 00041 | 基础会计学 | 5 | 7月/1月 | 省考 |
14 | 00034 | 社会学概论 | 6 | 1 月 | 免考英语(二)考生 |
15 | 00277 | 行政管理学 | 6 | 1 月 | |
16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10 |
|
|
合计 | 85学分 |
1+X双证书优势
◆ 一考双证: 自考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注册报考灵活: 每年2次注册、2次国家统考、2次证书课程考试、2次省考、2次论文答辩、2次毕 业申请
◆ 课程互认抵免: 5科(3科统考+2科省考)自考学历科目可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抵免,统考科目少
◆ 学习模式多样: 考生采取"网络课程+在线练习+考前辅导"的学习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随 时随地完成学习
课程考试及规定
课程考试
1.应用型自学考试专业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分为统考课程和省考课程,均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统一组织考试。统考课程为全国统一考试,目前四川省每年组织两次统考(一般在4月和10月); 省考课程考试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学校组织,每年两次(一般在1月和7月)。所有课程考 试,考生均须按照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在指定网址、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报考。
2.若考生所报考专业的部分课程符合《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工作细则》中规定的免 考条件,可申请免考。具体免考条件可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上查询。
考试基本规定
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对 违规行为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刑法修正案(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理。